如果你们在物理课上学习光学,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:在绘制光线图时,即使真实的透镜是弯曲的,我们却用垂直的直线来表示它们。同样地,当我们画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时,我们直接让折射后的光线通过焦点,而不是严格遵循折射定律在每个点的变化。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呢?让我们来探讨这些简化背后的原因。 光线图的目的 首先,了解光线图的用途很重要。这些图画并不是要精确呈现光线在透镜或镜子每个点上的行为,而是帮助我们预测成像位置和图像特征的简化模型。 就像简笔画用简单线条表现复杂物体的主要特征一样,光线图简化了光学系统,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光的整体行为。这种简化使我们无需陷入复杂的数学计算,就能处理透镜和镜子的问题。 薄透镜近似法 用直线表示透镜是基于物理学家所称的”薄透镜近似法”。这意味着我们假设: 实际上,光线在通过透镜的曲面时确实是逐渐偏折的。但对于薄透镜,我们可以假设所有偏折都发生在透镜的中心平面上,这样仍能准确预测光的行为。 为什么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 当我们画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偏折后通过焦点时,这是基于透镜实际工作原理的另一种简化: 这之所以可行,是因为透镜曲面的特殊设计。曲面形状经过专门计算,使平行光线能会聚在焦点。我们的直线表示法捕捉了这种整体行为,而无需展示精确的弯曲路径。 镜子的类似处理方法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曲面镜: 同样地,这之所以可行,是因为镜子的曲率设计使平行光线能会聚在焦点,所以我们的简化图显示了正确的最终行为。 简化的好处 这些简化非常有用,因为: 随着你们继续学习物理,你们会学到更精确的方法来考虑透镜厚度和确切的折射角度。但现在,这些简化模型提供了理解透镜和镜子工作原理的有效方式。 简化失效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简化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完美适用。在以下情况它们会变得不那么准确: 但对于大多数日常情况——如眼镜、放大镜和简单望远镜——薄透镜近似法已经足够好了。 结论 所以请记住,当你把透镜画成直线或让光线直接偏折到焦点时,你并没有犯错——你正在使用一种精心设计的简化方法,这种方法捕捉了光的本质行为,同时使问题易于处理。这正是科学家常用的工作方式:创建能抓住复杂现象关键特征的简化模型。随着你们学习的深入,你们将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光学更复杂的方面。